美國總統拜登曾表示,美國捐贈疫苗的目的是幫助較貧窮的國家拯救生命,而不是用作人情或者緩解壓力以尋求其他讓步。
而造成這個味道的原因之一,就是黴菌本身會釋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, VOCs),也就是它們新陳代謝的產物。VOCs分子因為很容易就會進入氣態在空氣中飄來飄去,所以在有VOCs的環境裡,我們就有可能會將VOCs吸入體內。
但是若沒辦法做到通風時,該怎麼辦?或許可以試著噴香水或芳香劑,用增加空氣中香氣分子的辦法,進而掩蓋掉黴菌VOCs的臭味,但是這並不能解決問題——空氣中的VOCs還是在,我們難免會吸入一些,久了可能仍會對身體有風險。不過使用濾網的空氣清淨機沒辦法捕捉到空氣中的VOCs,因為那些濾網通常是針對微米(um)大小等級的粒子,這也包含常見的高效濾網(high-efficiency particulate absorbing, HEPA)。簡單來說,就是活性碳表面與黴菌的VOCs分子會起一些反應,讓那些VOCs分子一個一個「黏」到活性碳上,達到把VOCs從空氣中移除的效果。活性碳表面能與黴菌的VOCs分子產生「分子吸附」反應,讓那些VOCs分子「黏」到活性碳上,因此可以移除空氣中的VOCs Photo Credit: 科學月刊 影響著化學分子功能的「結構屬性關係」 雖然味道與除臭科學的完整運作機制非常複雜,不過從黴味這個例子來看,我們可以了解味道是來自於空氣中有什麼分子。蘑菇醇會產生蘑菇的味道,2-庚酮會產生起司的味道,異戊醇則是類似松露的味道。
活性碳可以透過「分子吸附」的原理(圖三)捕捉VOCs。不過,能維持環境通風與乾靜整潔,還是預防黴味最重要的一步。要求李道歉對於重拾黨員或民眾的信心完全沒有幫助,了解舉報機制的關鍵成功因素、盤點落差並盡速補救,才有機會證明確實是「玩真的」、絕對會「辦到底」。
國民黨或其他企業組織若真有心建立舉報機制,則務必從此案中學得教訓。畢竟,多數良善的舉報者都是冒著被報復、失去工作甚至是生命的危險,提供企業或組織極為寶貴的內部資訊,才有可能突破那些密室犯罪。《舞弊現形課》中提過,黑函鬥爭通常都拿不出什麼明確的證據,只要受理單位有完善的調查架構,知道如何排序舉報案的調查先後順序,匿名舉報從來都不是大問題。應該接受匿名檢舉嗎? 李的其中一個論點,是要求大家應該練習對自己講的事負責,具名舉報才是正途,可以避免黑函文化。
儘管建立舉報管道成本低廉,不過要打造成內外部關係人願意使用、且管理完善的成功版本並不容易。因此,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由「內部人」提供線索舉報此類舞弊,絕對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不少藍營政治人物都跳出來聲援徐,並批評黨中央做法問題很大,不過最後以李電話道歉告一段落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黨主席朱立倫鼓勵黨員提供證據檢舉,且保證會辦到底,以回應社會大眾的期待。若想了解更多,歡迎前往我的部落格破弊修練手冊,或粉絲團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。
她是法學博士,具加州律師執業資格,並在知名律所當到合夥人。國民黨於今(2022)年3月初舉行中常委選舉,選舉期間送禮賄賂的傳聞不斷。為了提高川普施壓烏克蘭總統調查拜登的可信度,《紐約時報》在2019年9月稍微透漏了「一點點」舉報人的身分,是位曾在白宮工作的CIA官員。本文經高智敏授權刊登,原文刊載於此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結語 身處「缺乏吹哨保護法制」的台灣,最好的舉報原則就是「匿名」以及「保護自己」,避免被豬隊友拖累時,只得到一通於事無補的道歉電話。不料,負責處理此舉報的考紀會主委李貴敏,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將舉報者身分公諸於世,引起軒然大波。
此事立刻引發不小的爭議,網友們還發起了「退訂《紐約時報》」的活動。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聽到了,於是協助某位青年黨代表檢舉立委傅崐萁涉嫌賄選。
根據舞弊專業組織的調查,全球有超過四成的弊案都是經舉報管道所揭發。照片中的醬油與匾額,是在何時、透過何種方式、由誰贈送的?贈禮的名目是什麼?這樣的贈禮方式是否違反了國民黨內規或是法律?其他黨代表是否也有收到?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考紀會必須先做功課,與舉報人和相關人士釐清的。透過上面的案例,應該不難想像此事若發生在美國,李的下場會是什麼。在眾多成功要素中,最基本的是讓舉報者感到安心、不用擔心遭到報復。等到上述議題都釐清、且判定舉報內容有一定真實性以後,才會與被舉報人訪談,逐步拿出手中的證據與資料質問,並依據調查結果決定是否進行後續的法律行動。要讓被檢舉人知道是誰檢舉,才有機會回應,否則被檢舉人會覺得委屈。
如此專業的律師,處理舉報竟然如此粗糙,特別是當李解釋自己曝光徐的原因時所做的這段辯解: 考紀會就像法院一樣,有原告、被告。在美國曝光舉報者身分的下場 這裡不再談先進國家舉報者保護制度有多完善,僅提一個簡單的例子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為什麼不能曝光舉報者? 賄賂、貪汙、掏空等常見舞弊行為,絕大多數都是密室交易,是具有高度隱匿性的犯罪行為,企業或是政府公權力要主動發現極為困難
儘管建立舉報管道成本低廉,不過要打造成內外部關係人願意使用、且管理完善的成功版本並不容易。為了提高川普施壓烏克蘭總統調查拜登的可信度,《紐約時報》在2019年9月稍微透漏了「一點點」舉報人的身分,是位曾在白宮工作的CIA官員。
要讓被檢舉人知道是誰檢舉,才有機會回應,否則被檢舉人會覺得委屈。她是法學博士,具加州律師執業資格,並在知名律所當到合夥人。應該接受匿名檢舉嗎? 李的其中一個論點,是要求大家應該練習對自己講的事負責,具名舉報才是正途,可以避免黑函文化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黨主席朱立倫鼓勵黨員提供證據檢舉,且保證會辦到底,以回應社會大眾的期待。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聽到了,於是協助某位青年黨代表檢舉立委傅崐萁涉嫌賄選。
透過上面的案例,應該不難想像此事若發生在美國,李的下場會是什麼。等到上述議題都釐清、且判定舉報內容有一定真實性以後,才會與被舉報人訪談,逐步拿出手中的證據與資料質問,並依據調查結果決定是否進行後續的法律行動。
為什麼不能曝光舉報者? 賄賂、貪汙、掏空等常見舞弊行為,絕大多數都是密室交易,是具有高度隱匿性的犯罪行為,企業或是政府公權力要主動發現極為困難。如此專業的律師,處理舉報竟然如此粗糙,特別是當李解釋自己曝光徐的原因時所做的這段辯解: 考紀會就像法院一樣,有原告、被告。
《舞弊現形課》中提過,黑函鬥爭通常都拿不出什麼明確的證據,只要受理單位有完善的調查架構,知道如何排序舉報案的調查先後順序,匿名舉報從來都不是大問題。若想了解更多,歡迎前往我的部落格破弊修練手冊,或粉絲團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。在眾多成功要素中,最基本的是讓舉報者感到安心、不用擔心遭到報復。在美國曝光舉報者身分的下場 這裡不再談先進國家舉報者保護制度有多完善,僅提一個簡單的例子。
因此,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由「內部人」提供線索舉報此類舞弊,絕對是最有效的方式。要求李道歉對於重拾黨員或民眾的信心完全沒有幫助,了解舉報機制的關鍵成功因素、盤點落差並盡速補救,才有機會證明確實是「玩真的」、絕對會「辦到底」。
國民黨於今(2022)年3月初舉行中常委選舉,選舉期間送禮賄賂的傳聞不斷。照片中的醬油與匾額,是在何時、透過何種方式、由誰贈送的?贈禮的名目是什麼?這樣的贈禮方式是否違反了國民黨內規或是法律?其他黨代表是否也有收到?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考紀會必須先做功課,與舉報人和相關人士釐清的。
畢竟,多數良善的舉報者都是冒著被報復、失去工作甚至是生命的危險,提供企業或組織極為寶貴的內部資訊,才有可能突破那些密室犯罪。國民黨或其他企業組織若真有心建立舉報機制,則務必從此案中學得教訓。